從以色列回到約旦的第一天,我們便包了台車(TAXI),
打算沿途遊玩幾個景點,然後在傍晚抵達佩特拉(Petra)就行。
離開邊境後,直接南下,第一個景點就是Mt. Nebo(尼波山)。
這裡離Madaba(馬達巴)不遠,車程約二十分鐘,是基督教的聖地。
Mt. Nebo(尼波山)的地勢不高,只有817公尺高,
但這裡據說是當初摩西帶著以色列人穿越紅海後,最後停留升天的地方。
在舊約聖經中,摩西因為得罪了耶和華,最後只能留在尼波山上,
永遠不得進入應許之地—那片流著奶與蜜的迦南美地(神要賜給以色列人的聖地),
終生只能待在山上遠眺。
最後摩西在一百二十歲時死去,死後就埋葬在尼波山。
門票 JD$1
走進大門不遠處的這個岔路口,會看見這個石碑雕像。
這是在西元 2000年時,羅馬教廷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來訪,
將尼波山列入朝聖的聖地之一,因此建造此雕像歡迎教宗。
此處也因此更是聲名大噪。
這個石雕像,側望為摩西的頭像,整座外型就像是一本書,
封底以阿拉伯文刻上「神就是愛」的字樣,
封面則是拉丁文「Unus Deus Pater Omnium Super Omnes」
引用自聖經以弗所書(Ephesians),解釋為「神、就是眾人的父」。
之前這裡有座教堂,因為年久坍塌,
教堂內的部分的古文物,被移到旁邊的一座博物館內展示,
這裡面的每片馬賽色拼貼畫、馬賽克鑲嵌地板,
都是公元六世紀左右時的古蹟呢!
來約旦前有做過功課,知道在這裡有個摩西手持的銅蛇手杖,卻怎麼也找不到。
酷熱的七月,遊客零星,放眼望去,
除了我(天氣太熱,Frank和饅頭在入口處的樹下歇息,沒有進來),沒人停留在此處,
實在找不到人可詢問,往後山走去,又是一片荒蕪,
很怕有狗衝出來,或是遇見不懷好意的陌生人,
所以踟躕許久,不知該不該走過去看看…
後來看見右前方雜草叢生處,有扇半掩的鐵門,決定進去瞧瞧,
於是放膽跑過去,心想若是不太對勁,還可以再跑回來…
跑過去後,看見有石階,這才發現有個觀景台位於此處。
這個觀景台前方有塊石板,
上頭標示著幾個聖經中的重要城鎮的相對地理位置及距離,
而底下便是約旦河谷。
註:從這裡可以看到聖地的全景,約旦河西岸的耶利哥,在晴天甚至可以看到耶路撒冷。
摩西當年就是在這裡遠眺約旦河對面的耶路撒冷(迦南聖地)。
位於觀景台末端的「銅蛇手杖」,
是義大利藝術家喬瓦尼•凡托尼(Giovanni Fantoni) 在1984年所完成的作品,
而其典故則來自於聖經【民數記】。
這是當年耶和華吩咐摩西打造的銅蛇手杖,用來醫治以色列人民。
聖經提及,摩西帶著以色列人在這片矌野繞行了四十年,
四十年啊~實在難以想像,
這七月天,光是在外面行走十幾分鐘,我的皮膚都覺得快燒焦了,呼吸也越來越困難,
而Frank和饅頭根本就連動都不想動,只想待在樹蔭下等我…
能在這片烈日曝曬的荒漠,行走四十年,這上天給的考驗果然很嚴峻!
如這照片所示,眼下這片一望無際的盡頭就是以色列的耶路撒冷。
圓石碑
在約旦的日子,饅頭只有待在推車上納涼,才會露出笑容~
延伸閱讀
- ﹝2014以約遊記﹞The Allenby/King Hussein Bridge邊境通關
- ﹝2014以約遊記﹞Israel。耶路撒冷舊城閒晃–古城門巡禮
- ﹝2014以約遊記﹞前進巴勒斯坦(Palestinian)— 耶穌誕生地「伯利恆」(Bethlehem)
- ﹝2014以約遊記﹞「伯利恆」 — 計程車詐騙事件!(附錄:「牛奶教堂」)
- ﹝2014以約遊記﹞番外篇1:阿拉伯世界竟然不使用阿拉伯數字!
- ﹝2014以約遊記﹞Israel。有錢人的橄欖山(Mt. Olives)
- ﹝2014以約遊記﹞番外篇2:小心啊~處處留情的中東男人!
- ﹝2014以約遊記﹞Palestinian巴勒斯坦。隔離情感與自由的高牆!